您现在的位置是:快讯 >>正文

将至解读暴的新监凛冬C最管风深度

快讯83838人已围观

简介就在加密社区还在为Uniswap的胜诉欢欣鼓舞时,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一记重拳,将我们拉回了残酷的现实。上周,三家区块链初创公司Opyn、ZeroEx和Deridex相继收到CFTC的罚单,总金额高达55万美元。这场突如其来的监管风暴,让整个DeFi行业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监管大棒为何落下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CFTC的处罚决定时,内心是震惊的。这三家公司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 ...

就在加密社区还在为Uniswap的胜诉欢欣鼓舞时,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一记重拳,将我们拉回了残酷的现实。上周,三家区块链初创公司Opyn、ZeroEx和Deridex相继收到CFTC的罚单,总金额高达55万美元。这场突如其来的监管风暴,让整个DeFi行业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监管大棒为何落下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CFTC的处罚决定时,内心是震惊的。这三家公司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仔细研究后发现,他们无非就是做了DeFi项目最常规的操作:开发协议,上线产品。

CFTC的理由看似充分:这些协议提供了未经注册的衍生品交易服务。但问题在于,ZeroEx的情况尤为特殊——他们的Matcha交易平台上那些带有杠杆功能的代币,完全是由第三方开发的,ZeroEx根本无法控制。这就好比因为有人在微信上发诈骗信息,就把腾讯抓起来罚款一样荒谬。

监管机构的内部分歧

有趣的是,CFTC内部也存在不同声音。委员Summer Mersinger公开发表反对意见,她直言这次执法行动与CFTC自己制定的战略计划背道而驰。更关键的是,这些DeFi协议至今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失或用户伤害。

让我想起一个比喻:这就像在沙滩上画一条线,然后惩罚所有跨过这条线的人,却不事先告诉他们这条线的存在。Mersinger委员的担忧不无道理:如此粗暴的监管方式,只会把创新赶出美国。

DeFi的生存困境

Delphi Labs法总Gabriel Shapiro的观点更令人不安:"100%的DeFi都将是非法的。"这句话乍听耸人听闻,但仔细想来确有道理。按照CFTC的逻辑,几乎所有的DeFi协议都可能涉及某种形式的衍生品交易。

举个简单的例子:Lido的stETH算不算衍生品?Aave的借贷利率是否构成利率衍生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DeFi在美国基本上就"团灭"了。

现实中的应对之策

面对这种情况,项目方该怎么办?我咨询了几位业内人士,得到的答案出奇一致:跑!

但"跑"也要讲究技巧:不能只是简单屏蔽美国IP要在用户协议中明确免责条款尽量将团队和法律实体设在海外避免与美国有任何业务往来

说实话,这让我感到悲哀。本应代表金融创新的DeFi,现在却要像罪犯一样东躲西藏。

未来的监管格局

展望2024年美国大选前的监管态势,基本可以概括为:SEC盯中心化交易所,CFTC打DeFi,FinCEN抓反洗钱。这种全方位的围剿,让加密行业几乎无处可逃。

记得CFTC前委员Brian Quintenz说过:"代码不是法外之地。"现在看来,监管机构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一点。只是他们似乎忘了问:谁来定义什么是合规的代码?

这场监管风暴远未结束,它可能才刚刚开始。DeFi项目方需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而我们这些旁观者,也只能静观这场创新与监管的世纪博弈如何演绎。

Tags:

相关文章

  • 加密货币市场现戏剧性分化:比特币与以太坊上演冰与火之歌

    快讯

    今天的加密货币市场简直就像一场精彩的戏剧表演,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老搭档"罕见地分道扬镳。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必须说这种情况确实值得深思。比特币:高处不胜寒的王者大饼今天的走势就像个刚跑完马拉松的运动员,正在做着深呼吸调整。价格在118000-120800美元之间来回拉扯,现在卡在119300美元附近不上不下。说实话,这跟我上周在牛排馆看到的五分熟牛排一样恰到好处——既不完全熟透... ...

    快讯

    阅读更多
  • ORDI币暴涨1100%的背后:一场疯狂的比特币狂欢

    快讯

    天啊!谁能想到这个最初被误认作Ordinals协议的"冒牌货",如今竟然在加密市场掀起如此惊人的风暴?就在昨天,ORDI这个比特币系模因币的价格像坐火箭般突破了60美元大关,最高触及62美元。说实话,作为一个见证过无数次市场疯狂的老韭菜,这个涨幅还是让我惊掉了下巴。牛市下的疯狂记得11月初ORDI刚出现在大家视野时,很多人还把它当成个笑话。但现在看来,市场永远不缺惊喜。1104%的涨幅啊!这是什么... ...

    快讯

    阅读更多
  • 经济学思维的革命:从古典到凯恩斯的蜕变

    快讯

    记得我第一次读到关于1929年大萧条的资料时,内心充满了困惑。那些号称能解释经济运行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在面对真实的经济危机时,竟然如此苍白无力。就像天气预报员解释不了特大暴雨的原因一样,当时的学者们也解释不了经济为何会突然崩溃。一场思想风暴的来临1936年是个转折点。凯恩斯带着他那本《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们经济系学生私下都简称它为"经济学圣经")横空出世。我至今记得导师说过:"这本书就像经济... ...

    快讯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