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观点 >>正文
降将开美联门或席鲍信号息大威尔启储主重磅释放
观点72人已围观
简介说实话,这次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的演讲比我预想的要有意思得多。那天晚上10点,当鲍威尔站在怀俄明州的讲台上时,全场经济学家都竖起耳朵——大家心里清楚,这位美联储掌门人很可能会给出未来货币政策的重要线索。经济前景暗流涌动鲍威尔一开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打官腔,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伙计们,现在的局面可不太妙。"他用"韧性"这个词来形容当前美国经济,但我感觉更像是给病人打气的话术。说实... ...
说实话,这次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的演讲比我预想的要有意思得多。那天晚上10点,当鲍威尔站在怀俄明州的讲台上时,全场经济学家都竖起耳朵——大家心里清楚,这位美联储掌门人很可能会给出未来货币政策的重要线索。
经济前景暗流涌动
鲍威尔一开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打官腔,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伙计们,现在的局面可不太妙。"他用"韧性"这个词来形容当前美国经济,但我感觉更像是给病人打气的话术。
说实话,我最担心的就是那个"完美风暴"正在形成:贸易战导致进口商品涨价,移民政策收紧造成劳动力短缺,再加上那个阴魂不散的通货膨胀。鲍威尔提到这些风险时,我看到台下不少华尔街的分析师都在偷偷擦汗。
降息暗示引发市场骚动
当话题转到货币政策时,鲍威尔终于扔出了那颗"炸弹"。他说当前利率比一年前低了1个百分点,失业率也保持在低位,"我们可以谨慎考虑改变政策立场"。这话说得委婉,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美联储准备降息了!
我记得2019年那次也是这样,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释放降息信号后,9月份FOMC会议就真的降息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是吗?
通胀这只"猛虎"最难驯服
让我特别在意的是鲍威尔对通胀的描述。他承认关税正在推高商品价格,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在超市看到的场景——进口水果的价格标签几乎每周都在变。但他很巧妙地表示这只是"一次性"上涨,试图安抚市场情绪。
不过说实话,我对这种说法持保留态度。作为普通消费者,我更关心的是钱包里的钱能买多少东西。鲍威尔自己也承认,如果物价上涨导致工人要求加薪,就可能引发可怕的"工资-物价螺旋"。这可是1970年代滞胀噩梦的重演啊!
政策框架的重大调整
演讲后半段,鲍威尔详细解释了货币政策框架的修订。这部分可能有点专业,但我觉得非常重要。他们取消了"补偿"策略——就是那个允许通胀暂时超过2%的政策。看来美联储终于承认,2021年那次通胀失控给他们留下了深刻教训。
最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删除了"缺口"这个术语。这相当于承认之前的政策沟通存在问题。要知道在2010年代,美联储经常用这个词来解释为什么不加息,即使就业数据很好。
我的几点观察
第一,鲍威尔这次演讲的语气明显比以往谨慎,反映出他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在加深。
第二,9月降息几乎已成定局,关键是要看降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
第三,美联储似乎正在为更长期的政策转向做准备,这可能意味着一个新的宽松周期即将开始。
最后我想说,鲍威尔这次的表现相当老练。他在释放宽松信号的同时,又不忘强调美联储对抗通胀的决心。这种走钢丝的表现,让我不禁想起他刚上任时那个战战兢兢的新手形象——现在的他,已经完全成长为能够驾驭复杂经济局势的老手了。
Tags:
相关文章
如何找到靠谱的社区代表?这些要点必须掌握
观点说实话,区块链治理这事就像参加小区业委会选举,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天天盯着。这时候找个靠谱的代表就显得特别重要。在Moonbeam社区,代表们就像是我们这些持币人的"代言人",帮我们在重要决策中投出关键一票。为什么需要社区代表?记得上次参加线下meetup,遇到几位刚入圈的朋友。他们说:"治理投票太专业了,完全搞不懂。"这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吗?社区代表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痛点。想象一下,... ...
【观点】
阅读更多比特币困在3.4万美元关口:美联储决议成关键变量
观点比特币这几天就像一个犹豫不决的旅人,在3.4万美元这个价格区间来回踱步。作为一个长期跟踪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个位置非常微妙——正好卡在关键的心理关口上。市场为何如此谨慎?说实话,这个行情走势让我想起了去年的一些经历。每当美联储要开会做决定前,市场总会进入这种"观望模式"。目前超过99%的交易员都在押注美联储将在11月暂停加息,这份几乎一致的预期反倒让人心里不踏实。从技术面来看,BTC... ...
【观点】
阅读更多日本在稳定币监管上的破冰之旅:我们能相信这些稳定货币吗?
观点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科技领域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在全球监管机构面对稳定币这个"烫手山芋"时,日本的表现实在令人耳目一新。今年6月,这个亚洲经济强国率先打破了稳定币监管的僵局,而其他国家还在原地打转。为什么日本的尝试如此重要?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美国国会,政客们仍在为稳定币监管争得面红耳赤;欧盟虽然通过了相关法规,但执行细则仍像一团迷雾;而日本,这个素来以谨慎著称的国家,却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
【观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