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深度 >>正文

季度加密家与意外赢未来展望货币第三市场

深度35人已围观

简介21Shares最近这份市场报告读起来就像是一部加密世界的悬疑小说:起起落落,意外转折,还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剧情发展。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市场的投资者,我发现这份报告揭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趋势。市场情绪的过山车说实话,第三季度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老搭档分别下跌了11.52%和13.6%,这种同步下跌让我想起2018年的熊市光景。但有趣的是,标普500指数却走出了相反的走势... ...

21Shares最近这份市场报告读起来就像是一部加密世界的悬疑小说:起起落落,意外转折,还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剧情发展。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市场的投资者,我发现这份报告揭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趋势。

市场情绪的过山车

说实话,第三季度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老搭档分别下跌了11.52%和13.6%,这种同步下跌让我想起2018年的熊市光景。但有趣的是,标普500指数却走出了相反的走势——这让我们这些老玩家想起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加密货币与传统资产的关联性。21Shares的分析师们敏锐地指出,随着加密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这种去相关性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不禁让我思考:我们是否正在见证加密资产真正成为独立资产类别的历史性时刻?

Solana的逆袭之路

这个季度最让我意外的莫过于Solana的表现。说实话,在经历FTX暴雷的打击后,我一度以为这个项目要退出主流舞台了。但Visa的突然站台——宣布支持Solana链上的USDC交易——简直就像给这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打了一剂强心针。2000TPS的处理能力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TVL(总锁仓量)表现。在所有主流项目中,Solana是唯一一个实现TVL增长的,这种逆势上涨让我想起了2020年DeFi盛夏时期的盛况。

说到NFT领域,Solana的"泡泡糖"协议更是开创性的创新。想象一下,在以太坊上需要20万美元的NFT铸造费用,在Solana上只需要100美元——这种百倍的成本差异,简直就是在向以太坊的统治地位发起正面挑战。

其他值得关注的选手

除了Solana,还有两个项目在这个季度表现抢眼。乐观主义(OP)的7.43%涨幅看似不大,但在整体下行的市场中已属难得。而MakerDAO(MKR)近80%的飙升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在现实世界资产(RWA)领域的布局。作为一个DeFi老玩家,看到Maker能在这个熊市中找到新的增长点,着实令人欣慰。

以太坊的升级之路

以太坊在这个季度继续在staking领域占据主导地位,Lido Finance以42.8%的市场份额领跑流动性质押市场。不过,Dencun升级的推迟确实让人有些失望。但分布式验证技术(DVT)的推进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安慰——毕竟去中心化才是区块链的初心。有趣的是,Eclipse提出的模块化扩展方案居然让以太坊和Solana这两个"竞争对手"产生了奇妙的交集,这种技术融合或许预示着未来多链共生的新格局。

Chainlink的远见

Chainlink这个季度虽然没有价格上的大动作,但它提出的资产代币化研究确实展现了长远眼光。他们提出的CCIP协议框架让我想起了早期的互联网协议——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可能奠定未来十年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其中关于教育、合规和基础设施的三支柱策略,显示出这个项目正在从单纯的技术提供商向生态建设者转变。

第四季度展望

展望第四季度,几件大事值得期待。Coinbase整合比特币闪电网络的消息让我这个老比特币粉感到兴奋——终于能看到BTC支付重回主流视野了。而Solana能否延续复苏势头也是个有趣的看点。说实话,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学会了一件事:市场永远会给我们惊喜。正如21Shares报告所暗示的,那些能在熊市中依然保持创新的项目,很可能就是下一轮周期的领跑者。

Tags:

相关文章

  • 深度解析|Mintlayer:让比特币重焕生机的DeFi新星

    深度

    一、揭开Mintlayer的神秘面纱说实话,第一次听说Mintlayer时,我内心是充满怀疑的。毕竟在Layer2领域,我们已经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项目。但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个基于比特币的解决方案确实让人眼前一亮。Mintlayer本质上是一个采用类权益证明(PoS)机制的Layer2协议,专门为比特币网络设计。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解决了比特币长久以来的痛点——可编程性不足的问题。想象一下,我们终... ...

    深度

    阅读更多
  • 美国数字资产新政:通证化浪潮下的监管破局之路

    深度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深耕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当下的通证化浪潮着实让人兴奋。想象一下,你手上的房产证、债券甚至艺术品都能变成区块链上的数字代币,这不仅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金融民主化的革命。分类困局:数字资产的"身份危机"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时,有个稳定币项目方的CEO跟我抱怨:"我们产品明明就是个数字现金,SEC非说我们是证券。"这种监管套利现象在美国比比皆是。就像把一个人同时归类为"... ...

    深度

    阅读更多
  • 粉丝经济革命:Luffa如何用文化钱包重塑创作者生态

    深度

    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观察互联网经济的学者,我越来越对当前的平台经济感到失望。那些号称要"赋能创作者"的平台,本质上不过是在榨取创作者的剩余价值。每次看到年轻创作者在社交平台上辛勤耕耘却被算法玩弄,我就忍不住想:是时候该做些改变了。钱包革命:从资产管理到身份象征记得去年参加Web3峰会时,我和几位资深投资人聊到深夜。我们都意识到,下一代互联网的入口不会是什么花哨的VR设备,而是这个看似普通的数字钱包... ...

    深度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