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法规 >>正文
据揭y买秘真相大跌市场数
法规73人已围观
简介作为加密圈的"老韭菜",每次看到MicroStrategy大举买入比特币的新闻,都会让我心里一紧。这家公司就像个"反指风向标",每次出手后市场往往会迎来一波调整。从2020年8月到现在,他们累计买了15.8万枚比特币,平均成本2.9万美元左右,确实称得上是个"比特币死忠粉"。市场为何总是"打脸"MicroStrategy?我仔细研究了28次购买记录,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60%的情况下,MicroS... ...
作为加密圈的"老韭菜",每次看到MicroStrategy大举买入比特币的新闻,都会让我心里一紧。这家公司就像个"反指风向标",每次出手后市场往往会迎来一波调整。从2020年8月到现在,他们累计买了15.8万枚比特币,平均成本2.9万美元左右,确实称得上是个"比特币死忠粉"。
市场为何总是"打脸"MicroStrategy?
我仔细研究了28次购买记录,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60%的情况下,MicroStrategy官宣时的市场价都比实际买入价高,平均要下跌1.43%后才宣布买入。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明明看到标价10块/斤,结果结账时才发现是12块——这种"溢价效应"让很多投资者心里不是滋味。
具体来看,有三次的价差特别离谱,分别差了5716、5991和9931美元。换算成百分比的话,最夸张的一次居然低了17.28%。说实话,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总在股市高点追涨的散户,只不过MicroStrategy好歹是个专业的上市公司。
短期打脸VS长期看好
我把时间线拉长分析后发现:
在宣布后的1-3天内,比特币、以太坊和主流山寨币确实倾向于下跌,这解释了为什么圈内会有"MicroStrategy魔咒"的说法。但有趣的是,如果把观察周期拉长到一周以上,行情反而开始回暖。
举个例子,去年11月那次大额买入后,BTC先是跌了5%,但一个月后却涨了15%。这就像是坐过山车,短期吓人但长期看风景不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的表现最为明显,往往能率先走出阴霾。
重仓者的投资智慧
更深入的数据分析显示,当MicroStrategy加码买入时,虽然短期还是难逃"反指魔咒",但长期盈利概率显著提升。这说明他们的大额操作往往更有预见性,就像老练的扑克玩家,知道什么时候该all in。
作为第一家重仓比特币的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在2020年底就完成了大部分建仓。虽然期间经历过大幅浮盈又回撤,但他们只卖过1次比特币。这种"死拿不放"的态度,某种程度上比那些整天喊单的分析师更有说服力。
所以啊,下次看到MicroStrategy买入新闻时,与其急着抛售,不如冷静观察。短期波动在所难免,但长期来看,这些"大鲸鱼"的举动往往暗含深意。毕竟在加密市场,能拿住才是真本事。
Tags:
相关文章
比特币谋杀骗局: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犯罪闹剧
法规最近美国内华达州曝出一桩让人哭笑不得的案子,简直像是直接从黑色电影里搬出来的剧情。一位38岁的女士克里斯蒂・林恩・费尔金斯,居然异想天开地在暗网上找"专业杀手",想用比特币支付报酬来解决她的前夫。暗网购物:从毒品到谋杀说实话,现在暗网上什么都能买到的传言确实误导了不少人。2016年那会儿,费尔金斯女士就信了一个号称提供"专业谋杀服务"的网站。她煞有介事地和"杀手"商量细节,不仅支付了价值约3.6万... ...
【法规】
阅读更多稳定币巨头Tether的银行突围战:为何选择巴哈马这家名不见经传的银行?
法规当传统银行纷纷对加密货币行业说不的时候,Tether这家全球最大的稳定币发行商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银行大突围"。最近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Tether悄悄地把巴哈马的Britannia银行纳入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名单。要知道,在美国各大银行对加密货币敬而远之的当下,这个选择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银行业寒冬中的救命稻草记得去年FTX爆雷后,整个加密行业就像得了传染病一样被银行体系排斥。我认识的几... ...
【法规】
阅读更多NFT市场周报:11.27-12.03热点观察与深度解读
法规又到了每周一次的NFT市场盘点时间,我是老张,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了7年的老玩家。这周NFT圈里发生的事情还挺有意思的,让我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些热点背后的门道。资本动向:教育赛道获币安青睐11月27日,币安实验室给Web3教育平台Open Campus砸了315万美金。说实话,这个数字在如今的熊市里不算小。我觉得币安这步棋下得很妙,通过Publisher NFT吸引用户加入Web3教育,既拓展了... ...
【法规】
阅读更多